中心概况

四川大学外语语言训练中心是1994年-2000年间,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校外语电教中心、院系实验室合并成立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是经学校批准、教育部备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从事外语语言训练与自主学习的十大校级基础教学中心之一,也是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承担全校5.6 万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实验任务以及外语专业英、日、俄、德、法、西班牙等语种的教学实验任务,同时中心还协助开设了十余门英语语言文学类、文化素质类公选课和第二专业课程,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和多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平台。

外语语言训练中心同时整合了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校外语电教中心及院系实验室中心(室)的资源,成为四川大学十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2014年成功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通过国家“ 211 工程 ” 项目建设、“ 523 实验室工程”项目建设和财政部“中央财政修够项目”建设,形成大规模数字化网络型语言实验室和教学资源平台。

中心所有教学系统分布于江安新校区、望江校区和华西校区,实验教学用房面积达 6000 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学设备1324台套,实验设备总值2240万元,其中普通设备1281台套,10万元以上设备43台套,各类语言实验室30间,标准座位 1960个,2 间语言实验室属国内最大的网络型互动语言实验室,可供 416 个学生同时进行音视频点播、测试、竞赛等网络学习。主要教学实验室有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同声传译室、笔译实验室、开放式情景教室、外语广播电台等。中心将所有实验室网络连接, 综合运用模拟及数字音视频、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共享、高智能中央控制管理,实现高技术下的外语多媒体教学大平台和中心系统管理的现代化。

我校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开展外语教学的时间可追溯到50年代,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建立有早期语音室的学校之一,教学中使用留声机,钢丝、纸制磁带机、幻灯等教学方式, 60年设置管理机构为语音室,进入70年代改为电化教学室,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等技术在教学领域广泛使用。80-90年代,电教技术快速发展,电化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随着2000年前后外语语言训练中心的组建,尤其是2013年以来,在学校支持下,中心积极推进大规模各类语言教学设施的建设,2015年以来网络教学、情景互动式教学、虚拟仿真实训、智慧互动课堂、云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中心教学覆盖全校34个学院,142个专业,3.7万余人本科生的外语语言教学,每年实验室使用达34万人时数;中心承担大学英语、听力、会话、影视鉴赏等公共基础课及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提供多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外语语言训练中心现有专职人员70名,其中教师60名,实验技术人员1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5人,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18名,中级职称35名,高级职称比例为50%。博士29名,硕士29名,硕博士占58名,占人员总数82%。

通过中心大规模建设和和实验教学改革,增强了中心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建设、管理大型项目和长期从事视听说教学系统的管理与技术保障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心技术人员队伍稳定,能在实验教学设施较分散的情况下统一调配、协同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做好实验室教学与开放与管理。